• <samp id="msmki"><strong id="msmki"></strong></samp> <nav id="msmki"></nav>
  • 傳承國士精神,砥礪家國情懷 ——高中校區悼念袁隆平院士活動
    發布時間:2021-06-12 14:47:18 發布者:金華市外國語學校 點擊瀏覽:4789次



    深切緬懷,國之偉人

           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,“雜交水稻之父”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、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,在湖南長沙逝世,享年91歲。5月24日上午,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在長沙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。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傳出后,金華市外國語學校高中校區開展悼念、緬懷活動,將袁老為國為民的精神根植學生心中,教育學生養成愛惜糧食不浪費的習慣。




    主題班會

          為深切緬懷袁隆平院士,學習袁老的精神,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,激勵廣大青年開拓進取,奮力向前,5月30日高一高二各班召開了主題為“傳承國士精神,砥礪家國情懷”悼念袁隆平院士班會。各班圍繞袁隆平的生平事跡,對雜交水稻的攻關,對國家的貢獻,與金華的淵源,傳承袁老的精神,砥礪家國情懷等方面展開。通過此次班會,袁隆平的創新精神、愛國愛民情懷、不畏艱難的氣魄讓同學們深受啟發和鼓舞。







    升旗儀式


           5月31日,金華市外國語學校高中校區開展了“傳承國士精神,砥礪家國情懷”悼念袁隆平院士主題升旗儀式活動。全校師生參加活動,上午7:05,主題升旗儀式在莊嚴肅穆的國歌中拉開帷幕。



           高二(4)班賈西堯同學做國旗下演講,他倡導:“同學們要厲行節儉,珍惜每一粒糧食。在食堂少拿一份吃不下的菜,吃完碗里最后一粒米。這些小小的舉動,便是對袁隆平等科學家研究心血的尊敬,更是我們優良品質的外在體現。在袁隆平精神的指引下,我們也更應努力學習,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基礎,成為像袁老一般為國爭光出力的棟梁之才?!?nbsp;




           教科室主任助理熊偉老師主持升旗儀式,“袁老說‘我有一個夢想,就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?!缃?,袁老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,卻將糧食的種子,創新與奮斗的種子留給了后來人。以后每一年的‘稻花香里說豐年’我們都會想起他,致敬永遠的雜交水稻之父?!毙軅ダ蠋熡迷∑皆菏康墓适赂嬖V同學們什么是袁隆平精神,鼓勵同學們好好學習,立志做國之棟梁,為祖國添磚加瓦。


    學生會紀念活動


           校團委組織學生會積極開展此次緬懷紀念活動。電視臺制作悼念袁隆平主題視頻,在各班主題班會時播放。





           廣播站在周一至周三課外活動時間,從袁隆平院士的人生經歷、突出貢獻,如何以最好的方式緬懷袁隆平院士,這三個方面,以緬懷袁隆平院士為契機,以傳播節約糧食的傳統美德,提升同學們的家國情懷為目的,對廣大師生聽眾以新青年的視角講述了他們眼中的袁隆平。廣播站成員們,不僅以沉重莊嚴的詞句對袁隆平院士的逝世表示惋惜,還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倡議大家珍惜糧食,并且要努力學習成為國之棟梁。


           美編部制作“袁老走好”主題板報,用自己的畫筆寄托哀思,深切緬懷。



    學生感想


    一稻濟天下,肝膽兩昆侖

    高一(8)班 毛紳源


           2021年5月22日1時7分許,被稱為“雜交水稻之父”的老人離開了我們,就像是做了一場夢,夢醒時分,他已悄然去了另一個稻禾香四溢的世界,他進入了一個夢鄉,那里的稻穗比梧桐還高,穗粒比花生還大。風輕輕吹過,他戴著草帽,就坐在稻穗下乘涼。


          “霍金去世了,可我還是不懂時空,金庸去世了,可我還是讀不懂武俠,但是袁老走了,最笨的人也要吃飯?!泵鎸康倪h去,網友們如是說。袁老走了,但他接受采訪時和藹的笑容,在超市查看米價滿意離開的身影在我們的心頭久久不能忘懷。


           他踩著貧瘠而來,帶著稻香而去。袁隆平培育成功地秈稻型雜交水稻,第一次向世人發出了糧食振興的聲音。48載已然逝去,從4萬萬人吃不飽到14億人吃的好,中國實現的歷史性改變令世界刮目相看。


          彩虹背后總有艱辛的付出,不管是披星戴月的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,還是離鄉在外的一番寒徹骨。袁老和他的團隊以振興國家糧食生產為己任,敢為天下先令人動容。我們可曾真正注意過袁隆平那消瘦的臉頰和花白的頭發,可曾真正理解過那孑然的背影。


          一顆稻種填得滿天下糧倉,千言萬語道不盡一生故事,他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為己任,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,一輩子躬耕田野,腳踏實地的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。


           君似雁隨陽,為民找稻梁。


           國士在,且厚,不可當也。



    禾下乘涼夢,永存你我心


    高一(2)班 陳彧


           2021年5月22日的十三時許,“九零后”袁隆平走了,帶著他對雜交水稻永恒不變的心,帶著他的“禾下乘涼夢”。他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句話是“實驗田里的水稻怎么樣了”。


           也許大多數人只知道袁老對研發雜交水稻關注的心血之多,但只有袁老的同事明白雜交水稻對他的意義之深,就如浸入了他的血液,“是他的命根子,是他的魂”。


           上個世紀,在新中國成立之初,農業產量少得可憐。目睹了老百姓因饑荒而瘦骨嶙嶙的樣子,袁隆平決心要解決糧食問題這個懸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劍,要讓百姓端穩鐵飯碗?!鞍ゐI真的很難受”,袁老在接受采訪時說道。


           帶著這顆想讓人民吃上飽飯的心,他十年如一日,一頭扎進了田野。袁隆平全身心地投入到雜交水稻的研究中,從在稻田中找水稻雄性不育株開始。盡管希望渺茫,但他憑借著恒心與毅力,終在茫茫蹈海中撈到了那幾枚“針”。緊接著,“野敗”、雜交水稻三系法、兩系法.....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技術難關,在袁隆平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,終于層層攻破。


           雜交水稻單產量不斷創新高、我國雜交水稻面積達上億畝、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......碩果累累,令人喜悅,但袁隆平并沒有就此止步,樂于挑戰的他,很快瞄準了一個個新目標——“超級水稻”“海水稻”。


           中國的土地紅線有了,百姓的糧食問題也解決了。貢獻巨大的袁老,卻從來不在意功名利祿,依舊是穿著他最愛的格子衫牛仔褲,行走在稻田間。在接受采訪時,袁老說:“現在國家有錢買糧食,但人家一卡你,不賣糧,那就麻煩大了”,而他的雜交水稻,正是應對糧食危機的殺手锏。


           袁老的水稻夢感動了許多人,同時也讓更多人明白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。他為一顆心系蒼生的初心而不斷努力,攻堅克難,矢志不渝,而中國的十四億人民,也為他所感動,因他而自豪。袁隆平描述過他做的一個夢“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,穗子像掃把那么長,顆粒像花生那么大,我就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涼”。


           斯人已去,但永垂不朽。夢想的種子正生根發芽,袁老的精神也將世代傳承。

          通過此次悼念活動,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已根植于全校師生的心中,學生們會好好吃飯,堅決不浪費一粒糧食!立志以袁老為榜樣,不斷進取、勇于探索,爭做先鋒、薪火相傳。將袁隆平院士對科學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、為國為民獻身精神;勇于追求真理創新精神;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;顧全大局協作精神,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一一繼承并發揚光大。踏著袁老的足跡,不斷尋夢圓夢!






    文字:金曉暉
    審核:敖超



    熱點標簽:金外高中 袁隆平
   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网网站86 国产男男性行为gv视频资源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天海翼 不戴乳罩露全乳的熟妇 伊人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香港经典a毛片免费观看播放
  • <samp id="msmki"><strong id="msmki"></strong></samp> <nav id="msmki"></nav>